盘点2010年中国商业地产十大事件
一、世茂股份全国 复制 20个世茂广场
世茂(专题阅读)股份今年新增开工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达到在建面积300万平方米,远远大于去年。 这是世茂股份20亿元增发计划 搁浅 后,该公司高层第二次公开表态要继续 攻城略地 。 据介绍,目前世茂股份在中国内地近20个城市中均有位于城市核心位置的大型商业地产开发项目,今年正在通过世茂广场将世茂百货以及世茂影院等多种业态整合,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在全国迅速扩张。
点评:看好世茂股份这家专注于商业地产开发的上市公司,但希望租赁收入比应该逐渐加大才行。
二、凯德60亿探路深圳 建大型城市综合体商场
急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常常会出现戏剧性场面。 国十条 掀起的新一轮调控风暴,正让不久前为争夺地王大打出手的各路豪强,或收缩战线,或降价促销,以尽快回笼资金。而5月10日,凯德(专题阅读)中国却在北京总部宣布,将斥资60亿元在深圳兴建大型城市综合体来福士广场。布局中国各大经济板块,在40个城市开发运营100多个项目之后,这家来自新加坡的头号外资开发商首次涉足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深圳市场。
点评:对国内商业地产最了解的外商之一就是凯德,他不做大的话,哪个外资开发商愿意做大国内的商业地产呢?
三、宗庆后涉足商业地产将建100个购物中心
因为一连串的调控*策,眼下中国的地产界弥漫着浓重的观望气息,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说,他们要建ShoppingMall(购物中心),第一个试点选择在河南商丘。更让外界大跌眼镜的是,他说娃哈哈要在3年到5年内建100个购物中心。
点评:商业地产其实不好搞,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最终项目的失败,不过找对团队了就可以减少失败的项目个数。
四、通胀热钱涌入不受调控的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逆势走俏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近期重庆、合肥等市场均有临街商铺被抢购的一幕。有业内人士指出,住宅市场的持续调控导致商业地产成为房地产商、投资客避险的洼地,在通胀的宏观背景下,其中虽有泡沫但远未到临界点,具有相对较大的升值空间,在*策等利好支持下,商业地产仍有望继续抬头。
点评:住宅没得炒了,哈哈,商业可以!资金就流过来啦!
五、首创置业30亿美元展开第二轮奥特莱斯布局
继广东佛山、北京房山、浙江湖州项目动工之后,由首创置业和中国基建集团联合创建的奥特莱斯(中国)公司开始展开第二轮布局。12月18日,总投资30亿美元的第四家大型 芭蕾雨 奥特莱斯项目在共青城落户。
点评:品牌折扣店群做大了,利润也可观。做专,值得鼓励!
六、武汉华氏集团120亿打造华中第一商业中心
总投资120亿元,平均一平方米的投资额达到了一万元,总建筑面积120万平米,不久的将来,香港路与建设大道交汇处将崛起武汉单体面积最大的城市综合体 中国 中华城。中华城建成后,将是一个24小时全天候、全时态、全开放式,集商业街区、特大型销品茂购物中心、5A超高层写字楼、七星级奢华酒店、高尚SOHO及高档住宅公寓为一体的超大型国际商务社区,也将成为武汉市中心城区单体面积最大的国际性、现代化城市综合体。
点评:120亿不少啊!不过武汉市场够大,花些精力,再大的项目也不用担心!
七、中粮集团700亿元布局20个商业地产项目
中粮集团计划在未来5-10年在全国拓展20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总资产达到700亿规模,占中粮集团总资产的30%。目前中粮集团旗下共有中粮地产和中粮置业两家地产公司。中粮地产主攻住宅和工业地产,中粮置业则主攻商业地产。
点评:中粮一直有国际视野,要做全国最大?算不算野心啊?不错!
八、北京打造第四商业中心
年底在 中国城市发展新机遇 论坛上获悉,城市发展的多中心的概念正在强化,北京除CBD、金融街、中关村三大商圈外,亚奥中轴商务区作为第四商业中心的概念逐渐形成。
点评:店多就成商圈,没啥!不过要做好它才行!
九、澳门名嘉集团驶进山东投资百亿建MALL
在全国多地投资建设超大型综合购物广场(SHOPPINGMALL)、批发市场闻名的澳门名嘉集团已携百亿资金布局山东。据有关人士介绍,名嘉集团将在我省17市各建一座SHOPPINGMALL(超大规模摩尔购物中心),现在莱芜、临沂中心已奠基,泰安中心近日奠基,济南中心和潍坊中心正在选址,每个MALL购物中心面积在60万 120万平方米之间。
点评:山东经济发达,市场潜力非常大。不过记得项目的市场定位要定好,跟香港和澳门没得比。
十、北京 四大MALL 夭折商业地产掘金不易
众多开发商重燃对商业地产的热情,但专家提醒,在商业地产领域淘金难度超过住宅。作为一种新兴商业形态,MALL在中国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但真正开发经营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折射出当前商业地产领域掘金不易。
点评:商业地产要是好搞的话,请一个商业运营的老总就不用120万元以上的年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