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唇膏品牌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立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考走向直观74134
TUhjnbcbe - 2020/7/10 11:26:00
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立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考走向直观


摘 要:直观教学是小学生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立足问题可以让学生的思考走向直观。文章从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直观衔接,注重智力因素培养;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直观体验;以图促思,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中国论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直观;问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15)


直观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认识或通过实践的感知,获得感性认识之后在脑海中产生知觉与表象的过程。直观教学不仅具有具体生动的特征,而且能够直接感知,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被经常使用,对数学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学应立足问题,引导学生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让直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抽象数学问题的载体和桥梁。


一、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小数新课标明确指出:应把现实生活中有具体意义的内容融入到数学的教学之中,使得学生在结合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思考和推理验证,从而理解数学中的抽象问题。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很直观地呈现出在动态情况下的变化的过程,再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内在关系理解得更为透彻,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例如,数学中的“行程问题”对于不少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在思考过程中经常对同向、相对、相背以及先后等数学词语产生混淆,在运动方向和时间变化的系列问题上经常发生错误,产生概念上的混淆。教学中,对于这一类型的数学问题就可以采用直观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直观的现象来进行理解,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实所使用的教具很简单,比如两块橡皮或两支粉笔就可以当作是运动中的汽车,把桌面当马路,就可以很清楚地演示汽车的各种类型的运动。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在相向或相对运动时快车路程、慢车路程以及相距路程之间的关系。直观的演示补充了学生空洞的想象,学生学会了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明显提升。


二、直观衔接,注重智力因素培养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在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受到外界问题的干扰。在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上主要反映在经常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还体现在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直观的衔接,对学生的智力因素进行培养,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之处使用直观教学而不至于新旧知识脱节,在学生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也可以使用直观教学,引起学生结合感性的认识来理解容易发生错误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去不断思考。例如,对于“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学生就会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不去认真审题和分析,往往出错很多。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结合教材中编排的“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逆向题”进行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实物图给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理清楚隐藏在其中的数量关系。在读题审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要结合实物进行思考和分析,可以用图片也可以用绘画实物图的方式形象直观地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


三、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直观体验


有位名人说过:“单单是听会很容易忘记,如果见了就会记住,一旦尝试过就会深刻的理解。”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是在不断感悟和积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由能够得到大量的感性知识,数学概念及其它内容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化的内容就能够通过感性化的操作而获得对知识的表象的认识,从而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容和本质,理清知识体系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地进行探究。例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内容教学时,对于毫升和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尽管学生能够记住了1毫升就是1立方厘米,但这完全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机械性记忆,并没有完全的理解,毕竟一个是容积的单位,一个是体积的单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有的老师别出心裁地用学生爱玩的橡皮泥作为操作的工具,就取得了良好的直观体验效果。将橡皮泥捏成1毫升圆柱体积,让后再把它捏成一个正方体,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正好是1立方厘米,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四、以图促思,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直观教学还可以通过图形的直观性让学生理解数学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抽象化的数学概念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让数学的问题以图像的形式进行转化,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在知识的相互渗透过程中获得理解问题的技巧,使知识更加明朗更加形象化和简单化,开辟探究数学问题的新途径。例如,在对“连除两步计算问题”的教学时,就可以以图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数和形的结合中理解这一问题。比如有这样一道题:学校有40张课桌放在两个教室里,每个教室摆5排,平均每排摆几张课桌?学生在刚接触这一类题型的时候可以以实物即教室的实物来进行理解,渐渐地就可以训练学生画一个图形来代替教室帮助学生理解。思考的过程就会变得很清晰:先算出每个教室放多少张桌子,再求每排放几张课桌。很明显,数形结合能让学生获得感悟从而获得连除两步计算的方法,认识了数学的本质问题。一旦形成数形结合的意识之后,就完全可以在头脑中形成图形的直观渗透,借助数形思维来解决问题。


综上所说,直观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通过感性认识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表象化。但直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的,不能为了直观而直观。教学时要立足问题并和实践进行结合才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 珊.小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3(03).


[2] 刘 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研讨会有感[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8).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考走向直观7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