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唇膏品牌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经济学人谈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华尔街见闻tzh4txam
TUhjnbcbe - 2020/7/12 10:37:00
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经济学人谈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华尔街见闻


经济学人:在过去,投行分析师们视被指派到大宗商品和矿业领域为一种惩罚。不过后来,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工业金属和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这也使得上述相当于“建设性解雇”的职业一跃而成“香饽饽”。不过这一切能够长存吗?中国经济已开始降温,二季度GDP仅增长了7.6%,这也使得部分人认为大宗商品已到繁华尽头,其价格也将呈崩落之势。不过,这一预测似乎还为时过早。过去十年对于金属及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而言意义非凡。多年来的投资不足导致采矿业产出有限,而需求则极其庞大,这带来了大宗商品的高回报。许多分析师谈论过“超级周期”——中国需求支持下的长达几十年的价格飙升。中国的城市化是推动大宗商品需求的根本力量。直到千禧年开始之前,中国这一许多大宗商品的最大生产国基本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甚至能够提供少量出口。不过,经济改革使得中国转向制造业和出口,大量民众从农村涌向城市。随之而来的住房、公路、铁路和基础设施需求使得中国成为大宗商品进口大国。年期间,中国的钢产量增长了16%。全球约一半的制钢原材料,以及五分之二的铜和铝流向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期间,铜价年均下跌0.8%,因此十年前的铜价不过是1,300美元每吨;但在2011年初,铜价超过了1万美元每吨;而现在,价格仍维持在约7,500美元。中国减速已使得部分人怀疑超级周期的终结。证据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已触及峰值。通过对过去150多年的超级周期进行学术调查,人们猜想,扩张阶段一般会持续年。多数分析师认为,最新的超级周期始于2000年。汇丰认为,这一周期目前仅有七年,而目前遇到了“中年问题”,随后可能跟随一段长期的衰老过程。摩根士丹利的Ruchir Sharma认为,过去200年里,商品价格的重复趋势是:下跌二十年,随后上涨十年。大宗商品看涨者及全球大型矿业公司的答案是:中国的城市化之路依旧漫长。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老板Marius Kloppers指出,年期间,有2亿中国人从农村进入城市;未来的15年内,这一数字预计将是2.5亿。即便是看涨者们也认同,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铜和钢的需求将趋于平稳。不过,他们认为目前尚未到达这一时期。下图是他们用于炫耀的“金属单位消耗量”(“metal intensity”)图表,其中纵轴是人均大宗商品消费量,横轴是人均GDP。从这张图表来看,中国的人均金属消费量依旧不及韩国和美国等更富裕国家。他们的理论是,中国料将迅速赶上,最少将赶上韩国。而那些相信超级周期即将步入下行的分析师们则评论说,太单纯了。野村说,上述测算忽略了中国投资在GDP中所占的高水平。单纯考虑人均消费数字并不全面,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其已经消费了大量金属,这使得未来的大幅增长变得困难。(2010年,中国消费了5.77亿吨钢铁,而美国消费了9100吨。)据野村计算,2011年中国每创造100万美元GDP需消耗104吨钢材,而美国仅需消耗6.7吨;铜和铝的情况也是类似。中国经济无法维持目前年均5%的金属消耗增长率。瑞银说,更多因素表明,金属单位消耗量可能降低。建筑物、道路、其他基础设施、厂房和机械等固定资本形成(Fixed Capital Formation)的回报正在减少。瑞银说,2008年信贷危机之后的一股狂热投资潮,使得随后短短三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相当于七年总和。许多项目要么是不够成熟,要么是成效不高,要么就是根本不需要。这一投资“挥霍”意味着基础设施支出可能已经触顶。瑞银的Julien Garran说,重点就是,煤和镍目前已达供需平衡,铜将在明年实现供需平衡,铁矿石也将在2014年实现。为满足中国的巨大需求,矿业公司已加大投资。花旗说,未来5年里,矿业公司的资本支出额可能会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不过,如果中国需求不及预期,那么投资也会相应减少。即便超级周期即将接近尾声,中国也仍是一个足以影响价格的巨大市场。不过,就像一块遗落在雨中的钢板一样,其光泽也将逐渐褪去。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学人谈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华尔街见闻tzh4txam